O, Israel, the love of God is your strongest weapon
伊斯蘭國為何害怕以色列軍隊?
【記者李賽琳/綜合報導】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世界各地不斷發動恐怖攻擊,其囂張行徑令人髮指。但是,英國《鏡報》先前披露,現年75歲的德國戰地記者托登霍佛(Jürgen Todenhöfer)曾於2014年進入敘利亞採訪了10天。他從伊斯蘭國士兵口中獲悉,他們不害怕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攻擊,卻將以色列視為最可怕的對手,因為以色列對打擊游擊隊和恐怖份子有經驗,而且非常強悍。
「天不怕地不怕」的伊斯蘭國竟然也有剋星,倒是有些讓人意外。不過,仔細想想,以色列這個國家確實「不好惹」。在過去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衝突中,以色列這個小國已經用數不清的實例印證了其軍事實力:在面對強大敵手的情況下能夠屢戰屢勝,且創造了不少軍事史上的奇蹟。那麼,它的秘訣在哪裡呢?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全民皆兵 迅速動員
以色列是一個真正實現了全民皆兵的國家。以色列憲法規定,年滿18歲的男女青年必須服兵役。男子服義務兵役年限為4年,而後轉入預備役,直至年滿41歲;女子服義務兵役為3年,而後轉入預備役,直至年滿34歲。預備役期間,每年有一個月戰備值勤,因此以色列人戲稱自己是「11個月不在位的士兵」。
以色列常備軍的規模不大,但它的戰爭動員能力極強:它能夠在戰鬥發生後的18小時內,讓全體預備役軍人領取武器,完成集結;在36小時內,讓預備役部隊投入作戰。而且,以色列預備役部隊的作戰素質和承擔的作戰任務與現役部隊區別不大。
根據2015年11月的官方數據,以色列國防軍現役部隊有30萬人,其中包括23萬陸軍、2萬海軍和5萬空軍;但是,一經動員,可迅速增加預備役40萬人,使武裝力量總數達到70萬人。
在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時,因恰逢猶太教的「贖罪日」,許多以色列官兵並不在「狀態」,以致前線一度陷入混亂,後來能夠轉敗為勝,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後備役兵源的迅速動員。在形勢最為危急的戈蘭高地上,第一個預備役旅從下達動員令到投入交戰的時間是8個小時,所有參加戈蘭高地作戰的預備役部隊部署到位是10個小時。在戈蘭高地上擋住敘利亞軍隊4個裝甲師凌厲攻勢的正是以軍的一支預備役裝甲旅。
先發制人 境外制敵
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南北最長處470公里,東西最寬處不過135公里,最窄處只有15公里。沒有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是以色列國家安全的致命弱點。在這樣的情勢下,以軍的作戰指導思想通常是在戰爭臨近時先發制人,在戰鬥中主動進攻、速戰速決,儘量避免打被動的防禦戰和長時間的消耗戰。
在戰爭中,以色列充分發揮其情報的早期預警作用、空軍的「戰略長臂」作用和裝甲部隊的開路先鋒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先進的武器優勢猛打猛攻,一鼓作氣打敗敵手。
以軍在將敵軍趕出以色列後還要乘勝追擊,把戰場推向阿拉伯國家。它在戰爭結束時還要占領阿拉伯國家的一片領土,如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將戰後的防線推到了阿拉伯國家境內,使其難以對以色列本土構成直接威脅。 以失敗戰例為戒 訓練嚴苛
雖然以色列的戰史輝煌,但其極為重視對失敗戰例的研究,例如對「贖罪日」戰爭中以軍由於放鬆安全警惕而在戰爭初期陷於被動、險遭滅國的反思,以及對2006年黎、以戰爭中以軍差強人意表現的分析。
在發現基礎訓練不紮實是導致巷戰中出現傷亡的主要癥結後,以軍讓士兵們把一個簡單的出槍、更換彈匣動作練習了幾千遍甚至上萬遍,為的是把這些戰鬥技能練成像吃飯、走路一樣的「本能」,才能避免在戰時殘酷的環境下卡殼走樣。
以軍還有一種訓練士兵「挨打」能力的課目,要求士兵以巨大的承受力和頑強的意志接受攻擊方全力的反覆擊打,堅持到最後者就是「真男人」。
通過嚴苛的訓練,以色列把戰機部隊的人機比例降低到了25∶1,即每架飛機平均只需25名空地勤人員和其他保障人員,僅相當於美國空軍的1/2、法國的1/4和英國的1/6,而其訓練保障能力在全球卻首屈一指。
1976年,當A—300「空中客車」被一夥恐怖份子劫持到烏干達首都的恩德培國際機場時,以色列派280名突擊隊員搭乘C-130「大力士」飛機,穿越非洲大陸5個敵對國家的領空,長途奔襲4,000公里營救人質,結果該「閃電行動計劃」只持續了53分鐘就宣告勝利,7名劫機者被擊斃。103名人質中有3人死亡,唯一陣亡的突擊隊指揮官是現任總理的哥哥約尼•內塔尼亞胡。
武器精良 科技先進
以色列軍隊強調以質取勝,其武器裝備在世界上處於一流水平。除美國為其提供大量高技術裝備外,以色列高度重視武器裝備的自主研發和製造,已經形成了完整、先進的軍工體系。其自產的「梅卡瓦」坦克、「箭-2」反導系統、「蒼鷺」無人機等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以色列武器品牌。
然而先進性並不是以軍追求的唯一目標。在武器裝備方面,以軍非常重視其「適用性」,強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色列軍隊素來有「改造」武器的傳統,即使是每個士兵手中的突擊步槍,往往也根據個人習慣進行一些小小的改變。對於從美國進口的先進武器系統,以軍也會根據自身需要進行改裝。
以軍對武器「適用性」的追求在其自身研製的武器裝備方面體現得更加充分。比如「梅卡瓦」系列坦克就完全按以色列自身的作戰需求來設計:犧牲了坦克的機動能力,但大大強化了防護能力和火力,有利於在建築物密集的地區展開行動。
由於重視改造現有裝備和研製新武器,以色列士兵單兵裝備的科技含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以人為本 指揮官身先士卒
由於猶太民族人口有限,以軍非常珍視每個軍人的生命。一個以色列軍人如果被敵方俘虜,為保性命,他可以不保守軍事祕密,而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盤托出,因為以色列的將軍們認為,組建一個師團要比損失一個士兵簡單得多。
以色列的指揮官也總是儘可能考慮士兵的安全,哪怕是屍體也要千方百計地搶回。以軍長年進行「抬擔架行軍」的演練,要求士兵們抬著最重的同伴翻山越嶺行進幾公里。在這種氛圍下,每一個軍人對集體都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以色列還有一種治軍的優良傳統,就是在戰場上指揮官必須衝鋒在前,一馬當先。軍隊發起進攻時,指揮官通常下達的命令是「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給我上」。而撤退時的情況正相反,指揮官們都是讓戰士們先撤,自己最後再撤。
這種被稱之為「派爾馬契」的精神使以色列軍隊具有了很強的戰鬥力,也使以軍的軍官傷亡率非常高。在1965年西奈半島的戰爭中,以色列軍官的減員率達到50%以上;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官的陣亡比例竟達到全軍陣亡總人數的25%,比其它國家高出1倍以上。
「千囚換一兵」 絕不放棄一人
猶太主義的傳統強調生命的可貴和解救戰俘義不容辭。以色列政府也始終在灌輸這樣的信條:「即使世界都已經拋棄了我們,我們絕對不會拋棄自己人。」因此,以色列為拯救本國國民從來不遺餘力,即便雙方戰俘的交換人數比例大為失衡也在所不惜。
2011年10月,為交換一名被哈馬斯囚禁5年的普通士兵沙利特,以色列釋放了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向以色列全國說明為何決定批准沙利特的換俘協議時,曾引用了猶太教法典「塔木德經」的教誨──「救一條命應被視為是救世」。
在之前的1985年,以色列曾用1,150名戰俘交換回了3名在黎巴嫩戰爭中被敵方俘獲的士兵。在上世紀60年代,以色列甚至以包括9名將軍在內的5,000名埃及戰俘,將特工沃爾夫岡.洛茨夫婦等10名以色列人從埃及換回。
在過去30年裡,以色列釋放了大約7,000名巴勒斯坦和其它阿拉伯國家的戰俘,用以換取16名以色列人的自由和10具軍人遺骸。2010年10月,以色列甚至以52名在押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囚犯,從黎巴嫩真主黨手中換取了1986年失蹤的飛行員羅恩.阿拉德所攜帶的一隻槍。 只能勝不能敗 戰時平時都一樣
猶太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它幾度流落到異國他鄉,備受欺凌,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600萬猶太人慘遭納粹殺害。猶太人深知失去家園之苦,因此把復國和保國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在以色列看來,它輸不起一場戰爭。以色列前國防部總司長阿莫斯.亞龍曾經說過:「歷史上法國、德國、日本等國都被戰敗過,但它們都能生存下去,然後慢慢恢復過來,強大起來。而以色列與它們的情況不一樣,一旦戰敗就意味著亡國。」
因此,以色列從來沒有和平時期的概念,始終處於高效運轉的實戰和戰備兩種狀態中。就如亞龍曾說的:「在以色列,你分不清甚麼是戰爭,甚麼是和平;哪裡是前線,哪裡是家園。」
結語
在地形、兵力和武器裝備的數量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以色列卻能在歷次以、阿衝突中保持不敗,主要是因為它擁有高效率的國防指揮體系、高質量的精英型軍隊以及全民上下一心的配合。其背後所反映出來的,則是猶太民族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造就的強烈的憂患意識,以及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猶太民族之所以能在長期的漂泊遷徙中,在多年的戰亂動盪中,在殺戮和欺侮的磨難中,不僅沒有倒下,反而奇蹟般地在科技、軍事、教育、現代農業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這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而這才是伊斯蘭國真正應該害怕的。
留言
張貼留言